新闻资讯
科技赋能智能建造 助力传统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3-03-16 10:30
  |  
阅读量:
字号:
A+ A- A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筑牢中国制造业的根基等内容成为代表委员关心所在。现阶段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高质量发展不仅是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国民经济其他行业和部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建筑业的高质量发展是产业结构持续从高消耗、低产出的粗放型发展,向更高级的可持续发展转变的过程;是衡量建筑业所具有的产品和服务等特性在发展过程中,满足使用、经济、环境、资源等可持续发展需要程度的重要体现。在这种趋势下,传统建造方式要向节能、绿色、低碳、环保的现代化建造方式转变。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总工程师工作委员会高级顾问杜修力认为,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要着力打造数字化赋能的智能建造产业体系。
 
       近年来,国家推动智能建造发展的步伐逐步加快。2020年7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13部门联合印发指导意见,力推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2021年3月,“发展智能建造”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2022年1月,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将推动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作为建筑业转型升级的重点工作之一。《“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也提出加快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
 
       我国工程建设企业在智能建造大背景下,转型升级是必经之路。未来,将有大批智能建造专业技术人员进入各企业,以自身高度融合的新型建筑专业技术,来帮助企业适应未来社会和市场需求,助力企业转型升级。
 
       当前传统建筑业正面临诸多制约,在产业数字化时代背景下,亟需进行一场深刻变革。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当下,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其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无论是考虑建筑效率、质量、安全性还是成本,机器人的应用成为实现智能建造,促进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楼层清洁、室内喷涂、地砖铺贴……过去曾由建筑工人亲力亲为的建筑工序,在有些工地已由建筑机器人代替。一套流程下来,不仅可以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同时保障施工过程的安全性,达到绿色、安全、环保、优质的综合效果。在产业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下,这是智能建造发展的一个缩影。
 
       2022年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提出推广绿色建造方式。持续深化绿色建造试点工作,提炼可复制推广经验。开展绿色建造示范工程创建行动,提升工程建设集约化水平,实现精细化设计和施工。培育绿色建造创新中心,加快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及产业化应用。积极推进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减量化,推动建筑废弃物的高效处理与再利用,探索建立研发、设计、建材和部品部件生产、施工、资源回收再利用等一体化协同的绿色建造产业链。